华南地区的邦帕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,建于何时没有确凿的记录,但推测可能建于阿育王时期的中期(约公元前222年)。考古学的证据主要是古老的乌波萨寺,结构和壁画显示出那个时代的艺术风格。此外,由于2004年9月,泰国文化部第二艺术保护局对该寺的考古挖掘与修复进行研究,直到2006年5月完成,提供了关于邦帕寺历史的新考古资料。 根据考古证据,乌波萨寺仅存在于阿育王王朝时期,关于创建者和历史的详细信息仍不清楚。但这些信息足以表明,邦帕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,已有超过330年的历史,长久以来一直是周围村民的精神寄托。同时,邦帕寺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心赞助与支持。然而,由于旧乌波萨寺空间狭小,僧侣们在进行宗教仪式时面临许多不便,信徒中的大量信士希望出家受戒。 因此,当时的寺院住持希明·印托(Ajahn Him Intachoto)呼吁僧侣和乡民共同兴建新乌波萨寺。他们在寺庙周围的森林中采伐木材(据说在当时,邦帕寺周围是一片茂密的森林),建造了一座较大的木制寺庙,成为湄南河畔的一个显著建筑,建于公元2470年。 在乌多姆·帕查那塔(Puen Thitakuno)担任住持期间,他对邦帕寺进行了法治和发展的推动,让寺庙逐渐繁荣。由于新乌波萨寺完全用木材建造,经过长时间的风雨磨损而老化,因此他对其进行了混凝土维修。此外,他还修复和建立了许多佛教遗产,以作永久保存。 现任住持,帕努·安努库尔比萨尔吉(Sam-ang Paphassaro)继承了前任住持的足迹,继续致力于寺庙的管理和开发。2006年,他与文化部合作,修缮了旧乌波萨寺,使其恢复至目前的良好状态。
邦帕寺
省: 佛统
会员评论
參觀過此地方?撰寫評論!
联系方式
电话号码
034-389-3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