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在这里描述的旅行体验非常感人而富有意义。以下是您提供文本的中文翻译: 老奶奶普特·胡安萨瓦迪是个喜欢常常行善的人。她常去的寺庙是在建设玛哈萨瓦迪寺之前的宁旺寺和阳光寺,虽然有时候去阳光寺,但那里的距离对她来说很远,交通也不太方便。随着年岁渐长,老奶奶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,尽管如此,她仍然坚持在每个佛教节日去寺庙做善事和听法。她的孩子们告诉我:“奶奶每天都希望能去布施,即便在每一个佛教节日也必须去宁旺寺。即便生病发烧,孩子们也劝她不要去寺庙,待在家里休息,但奶奶对此很生气,甚至有时还偷偷溜去寺庙做善事。” 后来,老奶奶的女儿瓦达·苏克萨尔和女婿诺姆·苏克萨尔和奶奶讨论,“不如自己捐赠建设一个寺庙,这样每天都能布施,而且离家近,去做善事和听法都方便。”因此,老奶奶和她的孩子们开始与尊敬的忠臣僧伟(杰姆·杜瓦波,逝世于2535年12月7日)商讨建设寺庙的事宜。当时他还是从沈大师的身份,还主持了建设寺庙的过程。与此同时,尊敬的忠臣僧伟和老奶奶及其子女,以及麻哈萨瓦迪的乡亲们,于1978年开始建设寺庙。老奶奶普特·胡安萨瓦迪贡献了所有建设寺庙的土地,教育部宗教事务局于1979年1月23日向他们发出了建设寺庙的许可证。因此,老奶奶的孩子们不再担心往远处的寺庙做善事的问题。 最终,老奶奶的身体随时间而衰退,于1986年4月26日去世。为了纪念老奶奶与玛哈萨瓦迪·纳克普特拉寺的善心,大家共同决定将寺庙命名为“玛哈萨瓦迪·纳克普特拉寺”。每个词的含义如下: 1. 玛哈萨瓦迪是为支持和帮助建设寺庙的村庄的名字; 2. 纳克是老奶奶丈夫的名字; 3. 普特是老奶奶捐赠建设寺庙的名字; 4. 阿拉姆是形容能给人带来宁静与安详的场所,通常被称为“寺庙”。 所以“玛哈萨瓦迪·纳克普特拉寺”可以解释为“由麻哈萨瓦迪乡民所支持和维持的普特奶奶的纳克寺”。
照片来源:facebook - วัดมหาสวัสดิ์นาคพุฒาราม
Wat Maha Sawat Nak Putharam
省: 佛统